海曙区家庭医生制服务新模式—“粉丝”

   2014-03-04 950
核心提示:  为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强化全科服务理念,海曙区卫生局于去年在白云、西门、段塘、江厦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粉丝式

  为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强化全科服务理念,海曙区卫生局于去年在白云、西门、段塘、江厦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粉丝”式家庭医生制的基础上,全面推出全省首创的“粉丝”式家庭医生制服务,通过医生主动改善服务态度、提升业务水平来吸引“粉丝”与之签约,推动健康服务入家庭。如白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该项工作一年以来,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分别提升6个、7个百分点,老年人健康管理率提升近15个百分点。一位慢性病患者说,自从成为“粉丝”后,他的健康有人关照,每月药费可省下200元左右。

  该做法是将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以全科团队的形式“打包”,下沉到辖区内的每一户家庭中,为每一户家庭提供个性化、连续、综合且有效的健康服务,包括基本医疗服务和18大类56项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切实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更好地发挥居民健康“守门人”作用。

  截止2012年9月底,该区共有69107名慢性病患者(其中高血压48832例,糖尿病12922例,恶性肿瘤2832例,慢阻肺1316例,冠心病3205例),130名全科医生已签约8724户家庭。到2012年12月底,区卫生局要求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全科医生签约100户,其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全科医生签约50户;到2013年2月底,要求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全科医生签约200户,其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全科医生签约100户;到“十二五”末,每位全科医生均达到签约250-300户,实现全区签约6万户左右的目标,逐步覆盖重点人群。主要做法有:

  一、创新模式、发展“粉丝”。由于辖区内有大量慢病患者需要合理的健康指导、责任医生被动“硬性”指派服务对象、慢病患者参与健康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对社区医生的技术不放心、不信任等多种原因,有时会出现医生一头“热”,居民一头“冷”的局面,极大挫伤社区医生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导致一部分的公共卫生管理未落到实处。所以为了调动社区责任医生和辖区慢病患者的积极性、主动性,该区提出了“签约粉丝”的创新性工作思路,通过医生主动通过改善服务态度、提升业务水平来达到吸引“粉丝”的目的,与之签约,构成一个更加和谐紧密的医患关系,方便日后顺利开展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二、以人为本,双向选择。“粉丝”式家庭医生制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患者对每位医生的服务态度、医疗技术、医德最有发言权。如果各医疗单位硬性指派医生,不利于调动受病人欢迎的好医生的积极性,而一些态度欠佳的医生照样能滥竽充数。因此,我们提倡双向选择,让患者选择喜欢的医生为其提供医疗服务,同时医生也可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包括出诊、康复指导、健康处方、组建多种形式的俱乐部或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慢性病患者的全程健康管理等来吸引患者成为其“粉丝”。双方相互熟悉、相互认可,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医生为家庭成员提供安全、有效、连续、个性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并不断提高居民健康知晓率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推进家庭医生式服务作为今年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粉丝”式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领导小组,采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负责制,建立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团队协作机制,为家庭医生提供有关服务技术支持和后勤保障。全系统职工统一思想,掀起“寻找粉丝、吸引粉丝、签约粉丝”的高潮,并明确规定每位全科医生需要“签约粉丝”家庭的数量,制定方案、质控制度及质控评分表,定时召开团队长会议听取各方意见,对各类材料数据进行分析,不断形成和完善方案。

  四、深入宣传,营造氛围。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充分利用宣传橱窗、LED电子屏、网站、微博等途径开展宣传活动,在街道、社区、中心广泛宣传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营造“粉丝”式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氛围,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如在社区、楼道张贴宣传海报、“粉丝”式家庭医生制服务签约告知书,印制“粉丝”式家庭医生制服务手册、家庭医生联系卡发放到各个家庭,召开“粉丝”与家庭医生见面交流会等,使家庭医生制服务深入人心。

  五、强化培训,提高支持。加快全科医生人才培养,加大全科医生的引进与培养力度,重点加强全科医生技能、团队建设、沟通技巧等专业技术、服务理念和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加快社区卫生人才队伍结构的调整,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数量适宜、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理念先进、适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家庭医生队伍,为社区居民提供连续、全程的健康照顾。建立与完善家庭医生和社区居委会之间的密切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由家庭医生、社区干部、助残员以及健康志愿者等组成的居民健康管理团队工作机制,为家庭医生开展工作提供社会支持。

  六、定期评估,创新考核。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把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纳入重点工作绩效考核内容,制定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管理和绩效考核方案,组织对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进行考核评估,考核结果与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挂钩。同时,广泛听取各街道、社区居委会和居民意见,对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和科学调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内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向家庭医生倾斜,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激励机制,提高家庭医生在社区居民中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七、完善保障,促进长效。加快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平台,在健康档案信息系统中安装家庭医生制电子签约系统和粉丝签约档案核对系统,方便社区责任医生在家庭医生工作中的慢病随访的电子录入及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工作,为家庭医生开展健康管理和居民寻医问药提供便捷。建立家庭医生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绩效工资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加大签约优惠便民措施项目的投入,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加强交流学习,建立长效机制,推进“粉丝“式家庭医生制签约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leafer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2023022325号